• /
    海外身份

    原來澳洲人也可以生活的這么節儉!

    2020-12-18 瀏覽:884次

    近日,一位生在墨爾本、長在悉尼,卻“離家出走”跑到南澳的老奶奶在網絡上火了起來。

    12年前,這位Jill Mooney奶奶迷上了二手服飾。

    沒想到越囤越多,幾年后竟然把整個家都堆滿了!

    于是,她干脆跑到南澳Penola開了家二手店,把寶貝們全部上架。

    小店已經開了12年,在本地超受歡迎。

    別看全是舊貨,有的年輕女孩就連結婚禮服都要來這買!

    根據ABC報道,她的二手小店后,不少澳洲網民都表示:“鄉間、舊裙子、老奶奶,這完全是我夢想中的店!”

    Jill奶奶的故事,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澳洲故事。

    像她這樣生活著的人,其實是澳洲的大多數……

    01

    澳洲人,個個都是老古董

    確實,在澳洲呆上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,這里的人真的很“戀舊”。

    再瀟灑倜儻的上班族,也愛拎個包了漿的公文皮包,一看就上了年頭;

    再青春靚麗的local女孩,也經常是滿不在乎地背著個皺巴巴的舊書包或者破布袋,無論身上已經背了多少個,見到舊貨鋪仍然邁不開腿,想再買幾個。

    大家不覺得買新衣服有什么可炫耀,也從不以用舊東西為恥,自己穿的舒服、用的舒心,才是最重要的 。

    無論,是不是流浪漢,鞋子都得穿到破成這樣,否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澳洲人。

    因為,浪費就意味著對環境造成損害這是澳洲人最怕的事了,他們寧愿自己苦點。

    上個lecture,留學生拿出了小巧的ipad和Mac;澳洲學生從書包里搬出比辭典還厚的電腦,散熱器轟轟直響。

    你要問他怎么不換個新電腦,他會一臉單純看著你說:“這個還沒壞呢,能用就行了唄,之前都是手寫筆記的咧!”

    澳洲人對新科技沒啥敏感度,手機也不追求最新款,但對學習和生活從來不含糊。

    他們寧愿省下這筆錢,去海邊度假、去山上野營。

    在街上轉一圈,準能碰到一輛吱呀作響的老爺車。

    也不是什么古董,就是單純的老…

    但車里快活地哼歌的兄弟倆,會讓你覺得他們的生活充滿陽光,無憂無慮。

    澳洲人從不在乎一件東西有多舊,無論身外之物有多沒法入眼,都影響不到他們的心境。

    而旁人也不會因為這些東西而去評價一個人,因為他們知道,無論窮富、無論地位,都影響不到一個人的真誠和善良,那才是大家最看重的東西。

    02

    澳洲人,總愛在垃圾堆里尋寶

    澳洲人不僅不舍得扔掉舊東西,就連買“新”東西也習慣了買二手貨。

    買衣服?

    Op Shop走起!

    救世軍二手店就是澳洲人的最愛,星期天比Myer都熱鬧。

    每個挑到心儀款式的人,都像中了彩票一樣興奮。

    買書?

    去舊書店逛逛吧。

    滿滿當當的舊書譜充滿店主們親自挑選的珍寶,這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老顧客們最珍視的鏈接。

    但最受歡迎的二手商店,都是那些由慈善機構運營的小店。

    澳洲人永遠愿意為慈善買單,相比起選到款式新潮的商品,他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行為能不能幫到別人。

    這種幫助,并不局限在金錢方面。每個澳洲人都深深明白,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,能多利用一件廢品,他們就不愿多制造一件垃圾。

    所以他們從來不嫌臟,路邊的廢舊家具看對眼了也照樣樂滋滋往家里搬,再用上DIY這個技能點,讓它們煥發新生。

    可別說勤儉節約只是老一輩的習慣,現在哪個澳洲年輕人買游戲機不先上Gumtree和facebook群組瞅一眼?

    舊貨利用,已經成了澳洲人慣性思維。

    69%的人在春季大掃除的時候都會考慮捐或者賣舊物;60%的人在搬家期間打算交易舊物。

    但省錢只是一個附加的好處,并不是澳洲人買二手的主要目的。

    對于他們來說,被拋棄了也不一定就是垃圾。

    無論多么臟、多么臭、多么丑,也值得擁有第二次機會,這也是給自然環境的第二次機會。

    大家這樣做的結果也顯而易見:

    NACRO的統計數據顯示,每年澳洲人都會捐贈超過100萬噸物品,其中70萬噸都被慈善機構售賣或者再利用了!

    因為,澳洲人捐贈的習慣,地球上每年都會少產生70萬噸垃圾。

    相當于北京1個月產生的垃圾總量,對無生命的物體都如此珍惜,對有生命的個體更是如此。

    在澳洲,想養寵物總會優先選擇領養。

    2017-18年,61%的貓都是被領養的,而收容所里76%的狗都被領走了。

    別人養過的寵物,已經有了別的主人;但澳洲人并不在意寵物會不會不和自己親近。

    他們心里唯一的想法,只是想讓被遺棄的小動物再次體會到被愛。

    在這里,名貴的血統不會被攀比,泰迪的尾巴不會為了好看而被剪掉,瘸腿的串串也不會被嫌麻煩……

    人們相信,每一個生命都是同樣的美麗,沒有一種生命不值得活著與被尊重。

    寵物如是,人也一樣…

    03

    澳洲人的生活,就是窮開心

    是啊,既然外在的條件不是界定生命優劣的標準,那么一切就只需遵從內心的呼喚。

    比如:沒有龍蝦吃,一杯冰啤酒就足夠開心。

    不想穿鞋了,赤腳感受地面的粗糙也不失為一件樂事;

    沒有游艇,一條沖浪板也能玩一天;

    沒有好琴,一把貼著膠布的破吉他能讓全街一起跳舞……

    澳洲人可能算不上窮,但他們的開心絕對屬于窮開心。

    能曬到太陽就是開心;

    能到沙灘打排球就是開心;

    能找到一份咖啡館的兼職就是開心;

    能在路上被人問一句R U OK?就是開心…

    沒有怨懟和戾氣,只有平和的心態。

    這就是為什么澳洲人抑郁的比例只占5.9%。

    相比起美國成年人的7.1%、英國人驚人的19.7%,澳洲的生活是真的沒啥壓力吧~

    04

    對自己隨便,對別人卻很認真

    澳洲人之所以這么開心,更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,卻把這份心放在了別人身上。

    他們堅持利用舊物,是為了保護環境;“時尚業”作為全世界第二大的污染行業,每年生產12萬噸二氧化碳;

    而澳洲時尚委員會已經在去年公開反對環保無作為,并且同意在2050年前達到零排放的目標。

    他們捐那么多東西,是為了公益。

    做公益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,光是公益組織的類型就已經細化到令人發指:

    有專門為殘障婦女提供制服,幫助她們找工作的Dress For Success、Fitted For Work;

    有為全世界有需要的人提供二手跑鞋的Shoes For Planet Earth;

    有為第三世界婦女提供二手內衣的Uplift Bras;

    有為澳洲學生提供二手校服的The Uniform Exchange……

    他們愿意打赤腳,也愿意和街邊流浪漢打成一片。

    在這里,人和人沒有尊貴與低賤之分,每位無家可歸的人都值得一句How are you?

    值得陌生人平等的視線。

    澳洲人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偉大,而是從這些瑣碎小事中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充實。

    他們的心被愛占滿了,沒有給錢留下太多位置,但他們的靈魂十分富足。

    素材來源:悉尼生活資訊;編輯:小奧


    馬上預約

    提交以下信息,專業顧問將在24小時內聯系您!

    服務熱線:
    電子郵箱:

    免費獲取移民自測資料

    女人本色高清在线观看视频